为了充分了解我院各专业培养⽬标定位是否准确合适,毕业要求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符,分析评价专业培养⽅案、课程⼤纲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与⽀撑条件等是否满⾜专业⼈才培养的需要,有⼒⽀持⼈才培养各环节的任务,及时发现⼈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进⾏弥补,不断持续改进,最终达成培养⽬标,特制定《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及运行管理办法》。
一、责任机构
毕业生跟踪反馈是收集和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工作适应能力等专业信息的必要渠道,是评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开展本科日常教学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学院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跟踪和结果反馈。
由学院成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工作组,书记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成员为系主任及教学秘书,辅导员。
职责分工如下:
书记:组织协调;
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组织教学各环节人员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
辅导员:联络用人单位、校友、应届毕业生及其他校外利益相关方;
系主任及教学秘书:负责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跟踪与修订。
二、工作周期
(1)应届毕业生:每年进行一次,通过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时间安排在每年5月份左右;调查样本数覆盖率要达到当届毕业生人数80%以上。
(2)往届(毕业5年内)毕业生:每年问卷调查一次,时间安排在每年5月份左右;调查样本数覆盖率要达到当届毕业生人数30%以上。
(3)用人单位:每两年定期问卷调查一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份左右,并对用人单位进行不定期走访。调查样本数不少于10家。
三、调查对象
(1)应届毕业生:调查样本数覆盖率要达到当届毕业生人数80%以上,争取100%全覆盖。
(2)往届(毕业5年内)毕业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充分考虑地域分布、企业类型、岗位工种等差异,对优秀的毕业生、创业学生、在单位作出特殊贡献的毕业生进行重点调查。
(3)用人单位:与我院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的代表性用人单位;毕业生较集中的代表性用人单位等。
四、调查方法
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座谈和走访等形式。此外还包括现代化、信息化的网络跟踪,如利用QQ群、班级群、微信、邮件等方式实施。
(1)应届毕业生:通过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
(1)往届(毕业5年内)毕业生:采用访谈、网络、邮寄、电话等形式完成调查问卷,或借由毕业生聚会、回校访问等契机采取毕业生座谈会的形式完成。
(2)用人单位:对与我院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较集中的代表性用人单位,实行由负责教师进行走访并完成调研问卷的形式;对来我院招聘的代表性用人单位,实行由调查小组进行访谈并完成调研问卷的形式。
五、调查内容
各专业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原则,分别面向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5年内)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就业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并就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研,使各专业主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如表1所示。
表1毕业生跟踪反馈内容及方法
反馈方法 |
收集内容 |
周期 |
执行小组 |
应届毕业生座谈 |
四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教学组织管理、学校软、硬件条件等方面。 |
每年 |
副书记、教学副院长、辅导员 |
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 |
1、毕业要求;2、课程体系;3、学习指导;4、软件和硬件。 |
每年 |
辅导员 |
5年左右的毕业生调查问卷 |
1、职业能力发展与需求;2、培养目标认同度。 |
每年 |
副书记、辅导员、各系 |
用人单位问卷调查 |
1、毕业生职业能力表现;2、职业能力发展与需求。 |
每年 |
副书记、辅导员、各系 |
六、结果使用
每次调查结束后,由教学副院长牵头各专业,根据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信息反馈、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等工作,并分专业组织撰写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调查调查报告,结论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1)培养目标
依据专业领域和相近领域用人单位的广泛调查结果,以院长为责任人,由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干教师以及相对固定的行业企业专家(具有高级职称)共同参与,召开研讨会,评价专业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专业定位,比照现行培养目标判断是否需要定位于更广泛的领域。结论汇总用于学院总体周期内的新修订依据,及时做出修订。
(2)培养方案
根据修订形成的培养目标,既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又要立足自身的支撑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验条件等。还要充分考察应届毕业生和广大校友的意见。包括试验条件、实习环节、教书育人环境等。
由教学副院长组织,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实验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代表等参与,召开专题研讨会,评价现有培养计划的合理性,结论汇总于学院总体周期内的修订依据,以修订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3)课堂教学内容
落实培养计划,要充分考虑应届毕业生和广大校友对正在实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材使用、考试方法等。由专业负责人组织,系主任、实验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代表等参与,召开专题研讨会,结论汇总作为下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修订依据,及时给予调整。
(4)持续改进
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进行周期性修订,课堂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则不定期,可按年度进行修订,确保及时有效又不过于频繁,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
本细则⾃公布之日起实⾏,由学院负责解释。